【政策法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17次提及“标准”,创近十年之最!
2025-03-066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网摘登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准”一词被提及17次,创下近十年之最。在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首个标准化纲领性文件——《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标准和标准化就有着明确的战略定位: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17次提及“标准”,广泛覆盖产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三农”、财政、金融、对外贸易、外商投资、绿色低碳等领域,这凸显其成为国家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国家治理层面,标准已成为提升治理效能、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标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在引领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标准作为重要的规则依据,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在支出标准、绩效评价等关键制度上积极创新。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解决标准认证、市场渠道等方面问题。
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积极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程。
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现代化灌区建设,推进退化耕地治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END-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