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膜事 共谋发展
主持人: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收看。近年来,氢分子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科研成果和产业化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术界、企业界和消费者的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氢分子医学领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这一领域的兴起,得益于新科学理论与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深度融合。
北京中科绿氢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深耕氢分子医学领域二十年的企业,一直专注于电解水制氢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是我国氢分子医学产业化的优秀代表。
今天我们演播室就有幸邀请到北京中科绿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苟全伦先生,原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学军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联明,欢迎各位!
首先,让我们看一段VCR。
【VCR】氢气,这一宇宙中最古老且丰富的元素,在能源和医学领域释放巨大潜能,正在推动着时代的变革。作为我国氢分子医学产业化的代表,北京中科绿氢科技有限公司在过去二十年间不仅是我国氢分子医学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直接参与者。
中科绿氢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仅成功研制出首台连续式制水方式的高浓度富氢水电解设备,更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进行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动产业变革。凭借其技术优势,成为多项团体标准的牵头和主要起草单位。
中科绿氢始终践行“助力亿万家庭,享受健康生活” 核心理念,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性能,已拥有18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不仅突破关键技术打破国外 “卡脖子” 垄断,还成为联合国采购注册供应商,同时承办了两届氢分子医学与产业高端论坛,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氢分子医学学术交流,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2025年3月,北京膜学会组织众多专家对中科绿氢“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电解槽及应用”项目进行评审,认定该项目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中科绿氢将深耕绿氢产业,为中国绿氢事业助力,为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原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学军
主持人:孙教授,您作为国内最早开始研究氢分子医学领域的专家,请您给我们分享一下,氢医学在发展过程中都取得了哪些成果?目前在研究应用层面,又处于怎样的阶段呢?
孙学军:氢医学现在要是严格来讲,从07年正式登陆这个学术殿堂到现在十八年了。那么从07年到现在,实际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具体来讲,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发表的学术论文,现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超过两千篇,从事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的疾病大概超过两百多种。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有一部分能够真正的实现,把氢作为一个治疗疾病的药物,而且现在少部分也已经走向临床的应用。比如说,广州医科大学做的就是用氢气吸入治疗COPD就是慢阻肺的治疗,已经获得了临床应用的医疗器械的许可,所以这都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希望将来有越来越多的疾病纳入用氢气治疗的这个范畴。
北京中科绿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苟全伦
主持人:想问一下苟全伦先生,在公司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一直聚焦于哪个领域?经历了哪些阶段的发展呢?目前的成果又是如何呢?您可以先给我们来介绍一下。
苟全伦:北京中科绿氢科技有限公司是2005年3月份成立的,到现在二十年了。我们集团下面还有一个企业,历史更久,是叫广州赛爱环境保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1996年成立的,是咱们国家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里面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是当时的国家电子工业部第五研究所与日本爱斯佩克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公司。
我们这个企业发展到今天,通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之所以在氢医疗这个产业能够取得一些成绩,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聚焦于做电解水这样一个技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始终没有放弃,就一直坚持做。所以我们能够打下比较好的技术基础,在产品质量、服务等各方面都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市场基础,能够受到用户、客户的喜爱,这与我们长期以来走国家倡导的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联明
主持人:杨博士,我们想了解一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科绿氢是在怎样契机下展开合作的呢?
杨联明:我记得是五年前,他们一直在寻找这种技术研发的合作伙伴。机缘巧合的找到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巧合的是,在我所领导的那个团队,在制氢相关的膜材料、催化剂材料,我们有相关的经验。同时,我们这个团队在做技术开发和转化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通过相互结合,我们就形成了公司与化学所的合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产学研队伍。
产学研是在我们国家这种情况下,推动企业和科研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中科绿氢这种属于是制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它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是它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道。我觉得就是中科绿氢,它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技术研发。企业能提出问题,提出要求,然后科学院的科研单位的成果可以有目的、有方向。
主持人:能提出更加痛点的问题,然后我们就直接痛点去研究去解决。
杨联明:对。
主持人:今天孙教授刚好做客我们的节目。就是我们在了解氢分子医学的时候,因为提到它的抗氧性,很多朋友就会在问,那我们普通老百姓去了解的时候,在想它的这种抗氧化和维C的这种抗氧化有什么样的区别,就是大家是怎么样去接受它呢?
孙学军:就是维C的抗氧化活性是非常强的,它比氢气的抗氧化性要强,但是维C没有选择性,它把好的和坏的自由基一起都抗掉了。
主持人:什么都能氧化掉。
孙学军:对,所以它的结果可能不是那么理想。那氢气实际上它的抗氧化活性并不强,但它的最后产生的抗氧化的作用非常好,因为它把那些真的有毒有害的去掉了,把那些好的保留下来。它的选择性好,这是它比VC强的一个很重要的优点。
主持人:氢气在医学领域应用时,它的安全性如何?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呢?从您的专业角度来看,应该如何进一步强化氢分子医学的安全应用呢?您也给我们分享一下。
孙学军:安全性,从两个角度看:一个是使用方面的安全,当然现在大家已经采取了很多很多措施和方法,特别是比如说用氢水,洗氢水澡,安全系数非常非常高。另外一个安全性很重要的就是对人的安全,这个安全性实际上它是一个优势,就是氢气对人实际上是几乎没有任何的毒性,这也是氢气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比较重视、被大家看重的一个特点。
主持人:苟总,您刚刚谈到聚焦制氢技术,那它能应用到哪些领域当中呢?我们具体是怎么样去发展它的呢?
苟全伦:好的。因为我们大家知道,在氢医疗这个领域,氢分子用在咱们日常生活当中,主要是三个途径:一个是喝氢水,第二个是吸氢气,第三个就是洗氢浴。在这三个领域,我们都有产品线,都已有比较完整的布局。在我们氢健康产品领域里面,其实我们最有特色的是在连续式电解富氢水机的这个领域。我们在2013年在国内外率先研制成功的这个第一台连续式制水方式的电解富氢水机。2016年,我们拿到了国家发明专利,我们也在世界上在氢分子健康产品里面开创了一个新的细分领域,就是连续式电解方式富氢水机这样一个细分领域。那么在这个细分领域当中,我们通过这十多年的市场推广,现在的产品也很成熟,在国内外市场这个细分的市场份额上,我们是处于这个龙头的地位。
主持人:不光是我们在整个领域当中有领先的这个作用,更多的是在这个细分领域当中也非常扎实的在稳步推进,像您刚刚说到这个特点,能够持续性的,那是不是也代表着它能够慢慢地变得更加的日常化,能够走进的千家万户?
苟全伦:是的。我们这个产品它就是面对家庭开发的,我们的应用场景就是家庭。用在厨房可以解决咱们这个家庭喝水的问题,然后还有洗漱,包括做饭煲汤,它生活场景的应用非常广。因为氢水的产品种类比较多,从专业角度它分为连续式和间断式这两类。那么从目前这个国内外的产品来看,大多数品种就是间断式,我们这个称为连续式,就是说我们这个机器是直接跟自来水管道连接,通过把自来水净化干净以后,然后用我们这个电解富氢水机直接将其电解成富氢水。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打开水龙头就出氢水,它不需要像间断式的机器需要等待,这是它第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就是它的可以连续产水,不仅解决喝水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喝水水量比较少,但是你要做饭煲汤用的量就很大,洗漱用的量就很大。那我们这个机器是完全可以解决。第三个好处就是我们这个产品,它不仅可以产高浓度的富氢水,而且还可以制备弱酸水,强碱水和强酸水。因为大家知道,强酸水它是一种消毒剂,加了盐以后,它可以有消毒功能,目前相关产品被列为消毒器械;另外,强碱水它这个去污功能很强,包括浸泡蔬菜水果,它可以去除大部分的这个农药残留;弱酸水是一种美容水,它PH值低,所以生活用途非常广泛。这是它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主持人:能让更多的人去享受到氢分子医学带给我们的这种便利以及好处。
苟全伦:是这样。
主持人:杨博士,我们知道,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科绿氢一直在产学研方面有着深度的合作。那么在这个合作的过程当中,作为技术上面的指导,我们都有哪些方面的支持?那么现在,目前进展又是如何呢?您也可以跟大家先来介绍一下。
杨联明:我们的前期进行一些尝试性的合作。然后,我们很快化学所就突破了制氢电解水制氢的最核心的这个元器件,我们称为膜电极,就是质子交换膜电极,那么相当于就是一个核心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然后,公司就马上决定全面跟我们合作进行这个整体技术的研发。我们现在可以做出这个结论:我们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M实用性制备技术,就包括材料的选型、材料的纳米分散技术、涂布液的配方、涂布液的制备工艺。我们在北京的翠湖基地建成了一个集研发、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示范性基地。
通过这个基地的孵化,然后在那儿建了一个PEM生产的生产线,已经进行了多次试生产。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基本上我们已经能够批量生产这种关键的元器件,然后这个产品,在前一段已经投入到他们终端产品的使用中。
这个性能基本上是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通过各种考核指标,经过大量的实验,实际上我们就取得了多项的这种专利,另外,我们还在继续的开发更上一个台阶的新材料,用在这个原件的开发。
主持人:所以技术是非常的关键的。
杨联明:对。
主持人:想问一下苟全伦先生,长期以往,科研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有了我们今天氢分子医学在我们国内的这样一个率先的龙头地位。那么在科研机构他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对氢分子医学有哪些促进作用?或者说它的这个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苟全伦:其实你说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深刻体会。咱们氢分子医学的研究,对氢分子健康产业的促进作用非常的大。因为从我们这个企业的发展史就可以很明显看到这一点。
那么自从这个2007年这个氢医学诞生以后,专家通过对电解离子水机的研究,发现里面含有氢气。这样一下子我们就把重要机理搞清楚,就豁然开朗了,我们的研发思路就很清楚,就想尽千方百计去提高这个产水的氢浓度。
所以我们能够在2013年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连续式制水方式的富氢水机,就是咱们氢分子医学理论研究对我们帮助非常大。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不满足于光是用别人的技术,然后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的探索创新,所以这也是长期坚持聚焦的一个结果。
主持人:从需要别人帮助到现在我们可以去自主研发。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阶段性跨越。
苟全伦:我们也是感谢这个氢分子医学研究,这些专家们对行业的贡献。所以我们前两年,就举办了两届氢分子医学与产业的高端论坛,也是想尽我们企业的力量,推动氢分子医学研究。做些贡献、做些帮助,也是这样一个概念。
主持人:公司在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又是如何践行企业使命的?
苟全伦:我们对企业的使命就是有三句话构成:第一句话就叫科技创新,为顾客的健康创造价值;第二句话叫追求卓越,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第三句话叫贴心服务,一切为了顾客满意。其实,我们做科技创新就是为了使我们的产品性能质量不断的提高,不断改进。这样不仅对我们企业来说,我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而且也能给顾客带来更好的更高的价值,这也是我们这个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主持人:孙教授,我们想了解一下目前在国内高校当中对氢医学研究主要聚焦于哪几个方向?您对氢医学研究领域的愿景是什么?
孙学军:现在高校就重点是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怎么样把这个氢应用于临床的临床研究,这很重要,都要做一些双盲对照的大规模的研究,而且需要比较大的投入。另外一个,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就是氢气作用的本质与原理。我们虽然说它能够抗氧化,那么它的抗氧化的具体细节,也就是分子之间的这个作用到底怎么样,对于我们整个领域的推动而言,这也是一个我们大家比较着力下功夫的一个地方。
将来,我们希望这个领域,能够拿出高质量的产品,能够提高服务质量,能够建立合规范的这种模式,把氢的这种健康的理想手段推广到千家万户。
主持人: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氢分子医学带给大家的福利和这种安全性。
孙学军:对的
主持人:我们也一起期待。
主持人:杨博士,从技术角度出发,您认为有哪些措施可以推动氢医学产品实现更加广泛的普及呢?
杨联明:在提高性能情况下尽量的去缩减成本,这是我们企业发展,或者说我们工业产品造福人类的必由之路。如果说我们能够把成本降下来,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接受这个价格,那这个推广,至少是对氢医学这一块的普及和推广,肯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主持人:那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氢分子医学应该朝着哪些方面努力,或者说中科绿氢它的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呢?
苟全伦:其实我们这些年也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一直在加力,不但没有停止,还在不断发力。从2020年开始,开发电解水制氢的核心材料、关键部件,我们通过五年多的努力,现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那么我们现在的这种成果,不仅对于我们这个氢健康产品,能够使我们产品的性能、质量有进一步的提升,而且在今后还可以应用在氢能源和氢农业这样一些外延更大的氢产业当中去。对我们国家这个氢产业,尤其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我觉得还大有用武之地。
主持人:此次访谈,我们与苟全伦先生、孙学军教授和杨联明博士,共同探讨了关于我国氢分子医学研究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成果,也分享北京中科绿氢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背后的故事。随着我国氢分子医学领域研究的持续深入,科研力量不断汇聚,期待未来氢分子医学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重要价值。感谢大家收看本期节目,也感谢苟全伦先生、孙学军教授和杨联明博士做客我们栏目,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END-
扫
码
购
书
《2023-2024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