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六届市政会】大会报告——于水利教授:超滤膜在自来水厂长期运行过程中性能变化与膜污染控制
最新动态
【第六届市政会】大会报告——于水利教授:超滤膜在自来水厂长期运行过程中性能变化与膜污染控制
2025-06-103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推动膜技术在市政生活污水和饮用水处理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中国膜工业协会定于2025年6月27-29日在张家港组织召开“第六届全国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


本届会议将聚焦市政供水深度处理、生活污水再生回用、膜技术工艺优化等核心议题,重点探讨膜分离技术在市政水处理中的规模化应用、智能化运维及低碳化发展路径。


会议同期将组织参观张家港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废水提标改造项目,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先进案例参考。




大会报告




于水利

同济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超滤膜在自来水厂长期运行过程中性能变化与膜污染控制



报告摘要


依托自来水厂考察了超滤在自来水厂长期运行过程中性能的变化规律,包括,通量、处理水水质、跨膜压差等的变化,分析了引起超滤膜分离性能变化的原因。指出,超滤膜在自来水厂长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永久性污染,永久性污染是导致超滤膜比通量下降的主因,永久污染物主要是水中有机-无机络合物,需要调整清洗配方才能够清洗永久污染物;超滤膜在自来水厂长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劣化,化学清洗是超滤膜劣化的重要原因。



个人简介


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市政工程学科带头人。兼任国际水协(IWA)膜技术专业委员会(MTSG)中国分会副主席;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给水工程考题审核专家组长;《中国给水排水》、《同济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发表论文600余篇。获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4部。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973”、“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3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长期从事水的膜分离技术与理论、给水处理技术与理论、工业水处理技术等研究。



点击查看会议详情

报名参会




-END-


《2023-2024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