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中国膜工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膜工业在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同仁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在水处理、环保、医药、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分析当前行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格局,研究新形势下行业稳增长新举措,谋划“十五五”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的新方向和新任务,同时全面回顾和展示30年来中国膜工业的发展成就,弘扬行业创新精神,推动我国涉膜产业体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定于2025年10月18—22日在北京召开2025膜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膜工业协会30周年成果展。
大会报告
吕晓龙
天津膜天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报告题目
超微滤膜技术与应用
个人简介
吕晓龙,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天津市有机高分子材料学授衔专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本硕毕业于天津大学,自 1987 年分配至天津工业大学工作至2024年2月退休。曾任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天津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膜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膜工业协会疏水膜技术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学会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膜科学与技术》副主编、《水处理技术》常务编委、《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副主编、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首席科学家、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持或主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3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高新技术重大产业化项目、科技部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已获权发明专利30多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2005年国家重点新产品两项,天津市优秀专利奖一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期刊研究论文230余篇。
主持研发成功国产化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被列入原国家计委1.2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项目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引导了中国膜行业的超微滤膜材料从聚砜、聚丙烯腈、聚丙烯等转向了抗污染的聚偏氟乙烯材料,促进了中国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现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已成为国际上主流的水处理膜材料。2020年获中国膜行业推动力领袖奖。
报告简介
报告内容:超微滤膜的材料,制备方法,膜组件,应用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