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会员动态】美富特丨特种膜的故事,破壁者的征程
最新动态
【会员动态】美富特丨特种膜的故事,破壁者的征程
2025-10-284


共商膜事 共谋发展

引言:

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中国膜工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美富特携特种膜亮相2025中国膜工业协会30周年成果展,成为行业在这一历史节点上的一个独特印记。


中国膜工业协会三十周年成果展现场


中国膜工业从自立到自强,再到走向全球,见证了无数企业的探索与突破在这条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并行的道路上,美富特作为中国膜产业的会员企业始终站在行业前沿,以技术实力诠释中国膜工业的新时代答卷以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体系构筑起特种膜领域的“中国高度”


如今,我们在这段令人振奋的记忆中爬罗剔抉,从特种膜的故事里,回溯这段属于破壁者的征程!


缘起于困境之下


2009年,美富特创立十周年之际,美富特环保集团董事长宋岱峰站在公司技术团队面前,写下一个当时在全行业都无解的方程式:越来越严的环保标准×越来越高的治理成本=环保企业的生存困境。


1999到2009年,从引进美国高效生物菌种技术到创立清污分流,分隔治理理念,从攻克世界三大疑难废水之一的苎麻脱胶废水到建设全球最大的抗生素废水处理项目,美富特似乎已经走到了传统技术的边界。面对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生化+物化工艺包局限性开始暴露——要么投资巨大,要么运行费用高昂,很多企业根本无法承受。


2012年,美富特将特种膜应用于污水资源化处置领域,引领了特种膜治污产业的发展。


更严峻的现实是,在人均水资源占有率极低的中国,未来的水排放标准只会更严格。传统技术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而零排放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正成为行业的必答题。


危急存亡之境,倒逼出一个大胆的猜想:是否存在一种技术,能够以高性价比适应最严格的排放标准,甚至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对于这个猜想,大多数的环保老炮都能预见,答案或许能从膜中求


寻找那张膜的漫长征途


20年前,工业非新鲜事物其行业竞争态势已然显现。国外自不必多说,GE、陶氏化学、日本东丽等跨国“老膜头”群雄盘踞,在国内,中空纤维超滤膜研发如火如荼,膜技术在市政饮用水处理、海水淡化领域日益成熟,MBR在市政污水中的应用也初见端倪面对污染物浓度更高、成分更复杂、处理难度几何级数增长工业污水也有一些膜玩家跃跃欲试,但大都浅尝辄止,退场原因很简单:价格昂贵,企业难以承受,“水土不服”,吃力不讨好。


但美富特却做了一个在当时对民营企业来说近乎疯狂的决定:引进膜技术专业人才斥重金建立膜技术实验室。与此同时,频繁往返欧多国,寻找着那个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突破口。


2012年,转机出现了。国外一款膜产品拥有比较宽的流体通道和出色的抗污染性能,在欧洲主要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但在美富特团队眼里,这就是一个重新定义行业的可能性。


经过艰难谈判,美富特引进了这项膜技术。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让这项技术在中国的工业污水治理场景中焕发新生?


引进超越的蜕变之路


引进之后,美富特迅速开始“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针对性研发,提出“特种膜”的概念2014年,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园内,一座崭新的特种膜研发制造基地拔地而起,标志着欧美高性能膜技术垄断的终结。


传统反渗透膜的设计逻辑是纯水制备、海水淡化为靶向所面对的水质较好,其脱盐率是核心指标。而美富特特种膜要征服的是污染物浓度极高的工业污水,抗污染性成为生死攸关的核心指标而决定这一指标最关键的因素是膜材料


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美富特研发团队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膜的各项性能相较引进之初有了显著提升。通过专利复合材料制膜配方、分子设计与精密界面聚合技术,对膜片进行了颠覆性改造。常规反渗透膜的分离层厚度只有0.1到0.2微米,而美富特将其增加到0.3到0.4微米。这看似微不足道的0.2微米差距,却是技术突破的关键所在过滤精度不变的同时,厚度增加,化学耐受性增强、机械强度增加,也更耐化学清洗。更为精妙的是,在分离层基础上增加的改性涂层,大幅提高了膜片的亲水性和光滑性,让污染物难以附着,从而实现了抗污染性能的质的飞跃。


解决了膜的抗污染性,似乎还不足以冠以“污水处理专用”的名头,最令业界震撼的创新还在后头。


美富特创新4层膜结构


160公斤的不可能


在工业废水零排放工艺中,有一个底层思路:减量化+资源化,而+蒸发是这一思路的最好体现。膜的浓缩倍数越大,浓缩液量越少,配套蒸发器的规模就越小,投资和运行成本随之降低。而膜的浓缩倍数,取决于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其关键的参数耐压性。


压力越高,浓缩倍数越高,经济效益越好。这是一个简单的数理常识,但要在实践中实现,却是地狱级的技术挑战。当美富特宣布开发全球首款耐160公斤超高压反渗透膜片时,业界质疑不绝于耳160公斤极限压力条件下,膜片不仅要保持结构完整,还要维持稳定的过滤性能,这在技术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美富特做到了。基于膜材料和膜结构钻牛角尖式”的持续创新,这款突破性产品终于诞生。


近日美富特和天津工业大学联合起草制定的《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HY/T 0427-2024)和《碟管式反渗透膜袋》(HY/T 0428-2024)两项行业标准正式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填补了国内碟管式反渗透膜技术领域的标准空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


美富特耐超高压反渗透膜装置关键技术获得2025年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至此,美富特不仅打破了欧美高性能膜技术领域的垄断,更在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了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超越。


特种膜品类的诞生与行业重塑


当美富特提出特种膜这一概念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新产品名称的诞生,更是一个全新品类的开创,一个行业重新定义的开始。


传统膜按孔径或用途分类但美富特特种膜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简单的分类逻辑。它专门针对高难度工业污水处理场景而生,具有超强的抗污染性能和极限耐压能力,形成了区别于传统膜技术的独特技术路线。


从技术维度看,美富特特种膜实现了从UF(超滤)、NF(纳滤)到RO(反渗透)的全系覆盖,也逐步延展出耐酸、耐碱、耐高温的特定场景矩阵,拥有全系列特种膜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国内外十几家知名膜厂家的膜片和组件代工厂商。这种全技术链布局,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而非单纯的产品供给。


从应用维度看,美富特特种膜已成功应用于三十多个行业近500个工业污水处理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技术验证,每一次应用产生工程数据又源源不断地反哺研发端,形成了研发-生产-应用-优化的完整闭环。这种基于实践的持续创新模式,让美富特在技术迭代上始终保持领先优势。


美富特特种膜产品已取得30+行业600+案例成功应用


重新定义的力量


2009年的技术瓶颈到2025年的行业领跑,美富特特种膜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轨迹,更是中国环保产业从跟随到引领的缩影。


当我们回顾这段十六年的征程时,最令人震撼的不是技术数据的突破,不是市场份额的增长,而是一种重新定义的力量重新定义了膜技术的边界,重新定义了工业污水治理的可能性,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在全球膜技术领域的地位。


特种膜的诞生,绝非偶然。它是在中国环保产业升级转型的历史节点上,由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共同催生的必然结果。特种膜的广泛应用,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更为整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环保标准日益严格、水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特种膜技术正在成为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富特特种膜的成功,预示着中国环保产业正在从简单的治理污染向更高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转型升级。


美富特的展厅里,全系列特种膜产品静静地陈列着,等待着与更多的合作伙伴相遇。它不再只是一膜,而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一个行业变革的推动者,一个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最好注脚。


破壁者的征程仍在继续,而特种膜的故事,正迎来新的篇章

-END-


《2023-2024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