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大会报告内容预告】徐志康教授:界面聚合与薄层复合膜:历史、 现状与反思
最新动态
【大会报告内容预告】徐志康教授:界面聚合与薄层复合膜:历史、 现状与反思
2024-11-259



会议背景:

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是中国膜工业协会和中国膜学会(筹)共同主办的膜行业高层次学术活动,旨在交流膜行业的最新技术成果(包括膜材料、膜装备、膜工程及膜应用等)。探讨膜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膜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行动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报告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得到了膜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积极响应。会议规模大、学术水平高、成效显著,影响力大。但因疫情原因,报告会已多年没有举行。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命,中国膜工作者面临机遇更是迎接挑战。为发挥膜科学在碳中和、生命健康、能源环境等重大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深入总结“十四五”研究成果,及早谋划“十五五”宏伟蓝图,促进我国膜材料、膜技术、膜工程、膜应用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为此,中国膜工业协会与中国膜学会(筹)决定共同举办“第六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


报告会已收到收到百余篇会议摘要,内容涉及本次会议设定的液体分离膜、气体分离膜、新能源膜、医药生物用膜及博士后论坛六个主题。截至目前,特种分离膜、医药生物用膜及博士后论坛尚余少量口头报告名额,请有作报告计划的老师尽快投稿。


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4年12月13-15日

会议酒店:郑州华智酒店


大会报告:

已确定的大会报告专家有江苏大学校长邢卫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教授,浙江大学徐志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永明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贺高红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韩宇教授。


以下介绍徐志康教授的报告内容。



徐志康

教授


浙江大学


【大会报告】

界面聚合与薄层复合膜:历史、 现状与反思


个人简介:

徐志康,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兼任浙江省膜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化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材料类教指委主任以及J. Membr. Sci.、Research、高分子学报、膜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2001年起从事聚合物分离膜材料及其表界面工程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6年获评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202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480余篇,他引25000余次,H因子87。出版膜材料科学与技术中英文专著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0多项,已高质量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2名。

报告简介:

界面聚合,是指将两种高反应活性的单体分别溶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进而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一种反应。广义的界面聚合可以发生在气-液、液-液和液-固两相界面上,由于使用了高活性单体,反应可以在常温乃至低温下以极快的速率进行,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经典且十分重要的薄层复合反渗透膜和纳滤膜材料的主流制备和生产技术。而以聚酰胺作为选择性分离层为代表的商品化薄层复合膜也成功取代了早期的纤维素膜,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化工分离、药物提纯、芯片制造以及饮用水深度处理等众多领域,成为现代水处理与工业分离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界面聚合在聚合物分离膜材料领域的重要作用及其不断发展的前景吸引了许多学者和学子投身于其中。近年来,有关界面聚合薄层复合膜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体现了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然而,海量文献也使得初涉此领域的学生及青年学者感到应接不暇,难以及时而准确地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与核心。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回顾界面聚合技术及其在薄层复合膜应用的发展历史,梳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以期为读者勾勒出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同时,我们还简要总结该领域的最新动态与前沿趋势,分享我们对界面聚合技术和薄层复合分离膜材料未来发展方向的见解与思考。





第六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报名通道




END



《2023-2024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