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背景:
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是中国膜工业协会和中国膜学会(筹)共同主办的膜行业高层次学术活动,旨在交流膜行业的最新技术成果(包括膜材料、膜装备、膜工程及膜应用等)。探讨膜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膜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行动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报告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得到了膜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积极响应。会议规模大、学术水平高、成效显著,影响力大。但因疫情原因,报告会已多年没有举行。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命,中国膜工作者面临机遇更是迎接挑战。为发挥膜科学在碳中和、生命健康、能源环境等重大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深入总结“十四五”研究成果,及早谋划“十五五”宏伟蓝图,促进我国膜材料、膜技术、膜工程、膜应用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为此,中国膜工业协会与中国膜学会(筹)决定共同举办“第六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
报告会已收到收到200余篇会议摘要,内容涉及本次会议设定的液体分离膜、气体分离膜、新能源膜、特种分离膜、医药生物用膜及博士后论坛六个主题。现口头报告摘要投稿截止。
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4年12月13-15日
会议酒店:郑州华智酒店
大会报告:
已确定的大会报告专家有江苏大学校长邢卫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教授,浙江大学徐志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永明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贺高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韩宇教授。
以下介绍韩宇教授的报告内容。
韩宇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大会报告】
电子束敏感晶态材料的电子显微成像
个人简介:
韩宇博士于2003年在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3-2008年在新加坡A-Star任研究科学家,2009至2023年间,就职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是化学和化学工程系教授。2023年9月,入职华南理工大学,任电子显微中心主任。韩宇博士主要从事多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催化、分离、水处理),以及电子束敏感材料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方面的研究,是超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联合发明人。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包括权威期刊如Nature、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hemistry、Nature Materials等,总引用次数超过55,000,H-index大于110。韩宇教授2004年被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杂志评选为百名青年发明家,2006年获新加坡青年科学家奖;2008年获Thomson Reuters Research Fronts Award (汤姆逊研究前沿奖);2016年被评为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21年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2019-2024连续6年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高引学者。
报告简介:
本次报告将介绍我们团队关于使用超低电子剂量电子显微技术对电子束敏感材料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研究工作,主要讨论以下技术进展。首先,基于电子直读相机的使用、以及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方法的创新,我们开发了超低剂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Ultralow-dose TEM),从而首次实现了对电子束高度敏感的晶态材料的原子分辨率成像。其次,我们证明了积分差分相位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成像技术(iDPC-STEM)可以在低剂量条件下为电子束敏感材料获取直接可解释的原子分辨率图像。第三,我们发展了一套基于冷冻聚焦离子束(cryo-FIB)技术的TEM样品制备流程。这种方法有效地扩展了低剂量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从纳米材料延伸至体相材料。本次报告的最后,我将讨论4D-STEM在高度电子束敏感材料成像方面的巨大潜力,并提供初步实验结果以证明其可行性。
-END-
扫
码
购
书
《2023-2024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