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会员动态】天健陶瓷膜助力遂昌县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最新动态
【会员动态】天健陶瓷膜助力遂昌县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2025-01-175


共商膜事 共谋发展

在山峦起伏、溪河环绕的2539平方公里土地上,星星点点散布着1600多个自然村落。让深居大山的群众喝上安全优质的饮用水,一直是丽水市遂昌县委县政府的奋斗目标。



2023年6月27日,时任省长王浩在遂昌调研时指出,遂昌要走在前列,努力成为全省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试点。遂昌闻令而动,率先吹响“先行先试,提标提质”的奋进号角。一年来,全县上下同欲,克难攻坚,完成投资3.26亿元,改造提升农村供水站点281座,受益群众8.45万人。遂昌首次在全国农村供水县域统管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先后2次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揭榜挂帅”1项技术攻关课题,3项机制做法向全省推广,3个站点入选典型设计案例,试点工作获时任省长王浩和副省长李岩益的批示肯定。



在先进示范典型案例中,现代化分布式陶瓷膜供水系统的应用,无疑成为浙西南革命老区居民守护“健康水”的新力量。该设备以陶瓷超滤膜为核心处理单元,具备机械强度卓越、化学稳定性强、通量大亲水性高等优点,在农村饮用水处理中具备强大的优势:

自动化程度高,实现无人值守;

运行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
使用寿命长,大于20年,且陶瓷膜可回收再利用;
耐高压运行,可利用原水压力直接制水与供水,无需设清水池和供水泵,避免二次污染;
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主要为设备投资,土建投资少。
以上优势有效破解了农村供水存在的难题。对于未能实现“同源、同网”的地区确保实现“同质、同监管、同服务”。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在调研遂昌县农村供水工程时重点强调并指示,遂昌县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在面上做好了,但还要关注怎么进一步破解剩下的0.5%人口的供水保障问题,要以单村水站为基础,散户同步覆盖,明确怎么规范管理。要执行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的标准和城市的标准是一样的,现在是GB5749-2022,要确保城乡同质,一样的指标。

点击查看完整文件

01

典型示范案例一

位于石练镇大茂坑村,供水范围包括大茂坑、桃树坞、茶头坝、苍头、坑里等自然村,受益人口850人。设计供水规模170m3/d,采用“一体净水设备+膜处理”制水工艺,配备10t/h不锈钢一体化净水设备和陶瓷膜处理设备各1套。水源取自附近上游的溪沟。大茂坑村供水站建筑设计采用了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依山就势、自然得体,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既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美学价值,又赋予了供水站实用性。





02

典型示范案例二

位于应村乡西山头村,供水范围包括西山头等自然村,受益人口500人。设计供水规模75m3/d,采用“一体化+膜处理”制水工艺,配套3t/h不锈钢一体化净水设备和5t/h膜处理设备各1套。水源取自附近上游的溪沟。



据悉,西山头村旧供水站依赖山间溪流等自然水源,一旦遇到雨天,水体便会变得浑浊,而旧的过滤、净化设备很难保证这种情况下的饮用水供水安全。为改善这一问题,去年下半年,应村乡西山头村供水站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启动,采用最新净水处理工艺的一体化陶瓷膜净水设备得到安装,水站外观改造行动也同步推进。到去年11月,白墙黑瓦、绿化充足、设备先进的新水站已正式投入运转,全村500多名村民从此喝上了“放心水”。

截至目前,遂昌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已完成投资2.7亿元,全县单村水站已全部开工,其中工程改造的186座水站已完工147座,其余39座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建设扫尾阶段。全部改造工作完成后,全县将有186个行政村、8.45万人从中受益。

-END-


《2023-2024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